Skip to content

数据流图

DocuSnap-Backend 系统中的数据流是理解系统工作原理的关键。本页面详细介绍系统中数据的流动路径、处理步骤和转换过程。

整体数据流

下图展示了 DocuSnap-Backend 系统的整体数据流,从客户端请求到响应的完整路径:

数据流程图

这个数据流图展示了系统中数据的主要流动路径,包括请求处理、任务执行、结果存储和响应处理等阶段。

主要数据流路径

1. 请求处理路径

graph LR
    A["客户端请求"] --> B["安全加密模块(解密)"]
    B --> C["任务处理模块"]
    C --> D["缓存和数据持久化模块(查询缓存)"]
    D -->|"缓存命中"| E["返回缓存结果"]
    D -->|"缓存未命中"| F["创建新任务"]

请求处理路径描述了系统如何接收和处理客户端请求:

  1. 客户端发送请求
  2. 客户端通过 API 端点发送加密请求
  3. 请求包含加密的数据、加密的 AES 密钥和签名

  4. 请求解密

  5. 安全加密模块使用 RSA 私钥解密 AES 密钥
  6. 使用 AES 密钥解密请求数据
  7. 验证请求签名,确保数据完整性

  8. 请求验证

  9. 任务处理模块验证请求参数
  10. 检查参数格式和内容
  11. 确保请求符合系统要求

  12. 缓存检查

  13. 根据请求参数生成缓存键
  14. 查询数据库是否有匹配的缓存结果
  15. 如果缓存命中,直接返回缓存结果

  16. 任务创建

  17. 如果缓存未命中,生成唯一的任务 ID
  18. 创建任务记录,设置状态为"待处理"
  19. 将任务添加到处理队列

2. 任务执行路径

graph LR
    A["任务队列"] --> B["工作线程"]
    B --> C["OCR 处理模块"]
    C --> D["外部 OCR 服务"]
    D --> C
    C --> B
    B --> E["LLM 处理模块"]
    E --> F["外部 LLM 服务"]
    F --> E
    E --> B
    B --> G["结果处理"]

任务执行路径描述了系统如何处理队列中的任务:

  1. 任务分配
  2. 工作线程从队列获取任务
  3. 根据任务类型选择处理策略
  4. 更新任务状态为"处理中"

  5. OCR 处理

  6. 解码 Base64 图像
  7. 调用 OCR 服务进行文本识别
  8. 并行处理多个图像
  9. 合并 OCR 结果

  10. LLM 处理

  11. 根据任务类型构建提示
  12. 调用 LLM API 进行文本分析
  13. 解析 LLM 响应
  14. 提取结构化数据

  15. 结果处理

  16. 格式化处理结果
  17. 添加元数据
  18. 确保输出格式的一致性

3. 结果存储路径

graph LR
    A["处理结果"] --> B["任务处理模块"]
    B --> C["缓存和数据持久化模块"]
    C --> D["更新任务状态"]
    C --> E["存储处理结果"]
    C --> F["添加缓存"]

结果存储路径描述了系统如何存储和管理处理结果:

  1. 任务状态更新
  2. 更新任务状态为"已完成"或"错误"
  3. 记录更新时间戳
  4. 更新任务处理进度

  5. 结果存储

  6. 将处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
  7. 关联结果与任务 ID
  8. 确保数据持久化

  9. 缓存管理

  10. 将结果添加到缓存
  11. 设置缓存键和过期时间
  12. 优化后续相同请求的响应速度

4. 响应处理路径

graph LR
    A["客户端查询"] --> B["安全加密模块(解密)"]
    B --> C["任务处理模块"]
    C --> D["缓存和数据持久化模块(查询结果)"]
    D --> C
    C --> E["安全加密模块(加密)"]
    E --> F["返回响应"]

响应处理路径描述了系统如何处理客户端的查询请求:

  1. 查询接收
  2. 客户端通过 API 端点发送查询请求
  3. 请求包含任务 ID 和认证信息
  4. 系统解密和验证请求

  5. 结果检索

  6. 根据任务 ID 查询任务状态和结果
  7. 从数据库获取存储的结果
  8. 准备响应数据

  9. 响应加密

  10. 使用 AES 密钥加密响应数据
  11. 计算响应数据的签名
  12. 构建加密响应

  13. 响应返回

  14. 返回加密的响应和签名给客户端
  15. 客户端解密响应并验证签名
  16. 客户端处理响应数据

数据转换过程

在数据流动过程中,数据经历了多次转换:

1. 图像到文本转换

Base64 图像 → 二进制图像 → OCR 处理 → 文本内容

这个转换过程由 OCR 处理模块完成,将文档和表单图像转换为文本内容。

2. 文本到结构化数据转换

文本内容 → LLM 提示 → LLM 处理 → 结构化数据

这个转换过程由 LLM 处理模块完成,将文本内容转换为结构化的 JSON 数据。

3. 用户信息到表单填充转换

表单结构 + 用户信息 → 信息匹配 → 填充表单

这个转换过程在表单自动填充流程中完成,将用户提供的信息与表单字段匹配,生成填充后的表单数据。

数据流中的安全措施

DocuSnap-Backend 系统在数据流的各个环节实施了安全措施:

  1. 传输安全
  2. 使用 RSA 和 AES 混合加密保护数据传输
  3. 使用 SHA256 哈希验证数据完整性
  4. 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5. 存储安全

  6. 敏感数据加密存储
  7.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8. 定期清理过期数据

  9. 处理安全

  10. 输入验证和过滤
  11. 错误处理和异常管理
  12. 资源限制和并发控制

数据流中的性能优化

DocuSnap-Backend 系统在数据流的各个环节实施了性能优化:

  1. 并行处理
  2. 并行处理多个图像
  3. 使用线程池提高处理效率
  4. 控制并发度,避免资源过度消耗

  5. 缓存机制

  6. 缓存处理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7. 优化相同请求的响应速度
  8. 定期清理过期缓存,优化存储空间

  9. 异步处理

  10. 使用任务队列和工作线程实现异步处理
  11. 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和并发处理能力
  12. 支持长时间运行的任务

数据流中的错误处理

DocuSnap-Backend 系统在数据流的各个环节实施了错误处理机制:

  1. 错误捕获
  2. 捕获并记录各种错误和异常
  3. 提供详细的错误信息
  4. 支持错误分析和调试

  5. 错误恢复

  6. 实现错误恢复机制
  7. 确保系统稳定性
  8. 最小化错误影响范围

  9. 错误通知

  10. 向客户端报告错误
  11. 提供清晰的错误消息
  12. 指导用户采取适当的行动

通过这些设计和实现,DocuSnap-Backend 系统实现了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流,支持文档处理、表单处理和表单自动填充等核心功能。